营业外收入有哪些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固定资产盘盈 :指企业在财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计原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
2. 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包括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3. 罚款收入 :指对方违反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法规,按照规定支付给本企业的罚款,不包括银行的罚息。
4. 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所得价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大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的部分。
5. 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主要是指因债权人单位变更登记或撤销等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6. 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指自办职工子弟学校的企业,在交纳教育费附加后,教育部门返还给企业的所办学校经费补贴费。
7. 非货币性交易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8. 企业合并损益 :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9. 捐赠利得 :指企业接受捐赠所产生的利得。
10. 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 :指因自然灾害等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而报废非流动资产所产生的清理产生的收益。
11. 政府补助 :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型资产或非货币型资产形成的利得。
12. 盘盈利得(仅限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盈) :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13. 债务重组利得 :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间的差额。
建议:在会计处理营业外收入时,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确保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营业外收入如何影响企业利润表?
营业外收入是否需要纳税?
如何计算营业外收入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