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细大不捐的意思(细大不捐的意思)
关于成语细大不捐的意思,细大不捐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
2、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
3、一、原文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4、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5、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6、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7、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8、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9、”二、翻译话没有说完,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侍奉先生,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10、先生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
11、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
12、”“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勤劳不懈年复一年的读书学习。
13、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14、”三、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当时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
15、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16、二、赏析《进学解》表现了封建时代正直而有才华、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批判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具有典型意义,故而传诵不绝。
17、三、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18、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19、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20、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1、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
22、有《昌黎先生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